第(3/3)页 朱标虽然宅心仁厚,不赞同大规模杀人,但他也明白朱棣这种清理政敌的行为。 只是可能有些操之过急,没有做好善后工作。 导致后世对他的行为产生了种种偏差和误解。 —— 明朝,永乐16年。 此时的朱棣治理了十多年大明王朝。他与朱元璋一样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所在。冷笑的出了声:“看来我当年到底是心慈手软了,没有对你们赶尽杀绝。让后世造谣出我诛了方孝孺十族。倘若我真的诛了他十足,还有活人能往史书上写吗?” 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没把这八百人放在心上。 这八百人算什么,随便打一场,哪里不死八百人,世上从来不缺贤才,缺的是忠心耿耿的贤才。 他们更感兴趣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形成并且传到后世的,毕竟百年后的身后名才是关键。 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流传千古?—— 【其实,这种说法的形成。是有一定合理性的,并且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。】 【首先是普通老百姓和底层的儒生,他们数量众多,并且并不了解朝廷内部的争斗,只能看到八百具尸体。】 【伴随无知的震撼,进一步传播为方孝孺的故事,似乎也说得过去。另一方面。既然他能广为流传,那么必然是要能够让人们产生兴趣。】 【而皇室秘闻,屠杀十族八百人,自然充满了趣味,迎合了底层受众。】 —— 明朝,洪武十三年。 朱棣的脾气还比较暴躁:“这些市井闲人喜欢听故事也就罢了为什么偏偏要用我的故事?还把我编成暴君,不怕我诛他九族吗?” —— 【接着是儒家的士大夫们。在他们心里,方孝孺完美符合儒家的各种教义,自然是要为她说话。】 【另一方面是政治需要,明末时期,需要大臣们成为忠义之士,就用方孝儒做例子进行宣传。】 第(3/3)页